员工活动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活动 -> 正文

榜样的力量| 陈玉佩:以坚持为桨,以智慧为帆,驶向理想彼岸

日期:2025-07-18阅读次数:

个人简介:

陈玉佩,2022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研究生,中共党员,曾任河北地质大学团委员工会兼职副书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班长、球王会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委员。研究生在读期间荣获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河北省省级优秀毕业生、河北省三好员工、校级一等学业奖学金等荣誉。

签约单位:

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自然资源部法律事务中心)

经验分享:

一、锚定方向,提前准备

在考公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内卷”并非洪水猛兽,而是筛选出真正目标清晰者的试金石。我从研二暑期便锚定考公目标,但从未因备考耽误学业。我个人建议,第一,职业规划与学术进度并行。大家要提前做好时间规划,研一期间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要尽早将法考通过,拥有了法考,这在未来职业上会更有竞争力,同时课余时间要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研二期间要撰写好小论文,争取发表;另外,要提前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以及撰写工作,为毕业预留充足缓冲期。第二,考公信息差提前填补。通过目标省份组织部官网、小红书上公务员备考群等渠道,系统梳理考试时间线、岗位报考要求及历年分数线,避免盲目跟风选岗。只有保持好这份“双线作战”的清醒,才能让我们在研三备考时得以心无旁骛,无需为论文焦头烂额,也不必因临时突击学术而打乱复习节奏。

二、拒绝感动总结提升

考公是智力与毅力的双重博弈,但“自我感动式学习”只会消磨斗志。我曾在研三上学期陷入低效复习陷阱:每天独自在宿舍学习12小时,行测题库刷完3本,甚至能够把历年真题的答案解析都能背过,但是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直到痛定思痛,总结出三条破局之道:第一,要保证做题的质量,做一套就要会一套,吸收一套,将错题按“知识盲区”“技巧缺陷”分类,针对性观看讲解课程,要彻底理解题目易错点或者挖坑点在哪里。第二,要善于总结,只有自己去总结知识点,总结做题方法,才能将技巧变成自己的,你的方法不一定要把所有人都说服,但只要适合自己,能够做对同类型题目,那就是你的“宝典”。第三,要多多与其他同伴交流,交流学习心得,做题方法,与考公战友组建“错题共享群”,定期模拟面试并互相点评,在良性竞争中保持状态,不断完善自己的做题方法,提高效率。

三、相信坚持终得回报

考公之路注定伴随自我怀疑:我曾经好几场考试进面后不了了之的连环挫败,在那些辗转难眠的夜晚,我反复问自己:我的选择是对的嘛?我为什么成功不了?我是否该放弃呢?但在熬过每一个emo的夜晚后,第二天又会恢复成能力满满的备考小陈。所以,在考公这条艰难的路上,希望大家能够做到:第一,建立情绪锚点,每次崩溃后,先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放空自己或者约与你一同备考的同学聊聊近期的感受,你会发现与你同行的人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前行,这样会让自己能够更快调整好状态。第二,构建支持系统,与考公战友组建学习小组,定期模拟面试并互相点评,在良性竞争中保持状态;第三,接纳阶段性失败,将每次失利视为“排雷”过程,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自己的不足,只要我们不放弃,我们这场考公之战就不曾失败。当你收到上岸的消息时,你会发现,那些深夜里的泪水与汗水,早已浇灌出破土而出的韧劲。

结语:考公不是终点,而是认知自我、磨砺心性的修行。愿每位追梦人都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和“功成必定有我”的笃定,在公考路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答案。记住: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坚持到最后一刻,终将迎来云开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