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活动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活动 -> 正文

2025 ·暑期三下乡|寻迹抗战烽火 点亮宫灯振兴——青春实践中的历史回响与非遗新生

日期:2025-07-18阅读次数:

  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校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7月上旬球王会三下乡文商旅融合实践团队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开启了一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文化生命力的实践之旅。团队先后走访梅花惨案纪念馆、藁城宫灯博物馆及屯头村宫灯博物馆,在历史的沉思与文化的璀璨中汲取奋进力量。

  实践首站,团队来到藁城区梅花惨案纪念馆。团队成员不仅认真聆听讲解,更主动与纪念馆工作人员围绕"如何增强红色教育吸引力"展开深入交流,结合新媒体传播特点,提出制作抗战故事短视频、设计青少年研学互动手册等方案建议。在参观的过程中,展馆内泛黄的照片、斑驳的实物所还原的血火岁月,与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抗战壮举交织在一起,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同学,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史为鉴,将抗战精神转化为自强不息的动力,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第二天,团队来到了藁城宫灯博物馆,调研宫灯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模式。五彩斑斓的宫灯、精湛的工艺令同学们赞叹不已。在讲解员指导下,大家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细腻与智慧。团队成员与工匠深入交流,详细询问宫灯制作技艺传承现状、产业发展瓶颈等问题,结合专业知识提出"线上工艺展示+定制化订单"的新销售思路。大家通过亲手体验宫灯制作,更深入感受到千年技艺和现代科技的融合,印证了中华文化的时代活力。

  实践的最后一站,团队抵达屯头村。屯头村作为藁城宫灯的核心产区,近年来依托宫灯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而屯头宫灯博物馆的建成,不仅为这份传统技艺提供了展示窗口,更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团队联合村委会干部分头走访了10余家宫灯作坊,协助老工匠记录扎架技法等濒危技艺;针对村民反映的设计与销售难题,现场分享文创案例并指导电商运营基础技巧。屯头村的成功说明了传统手工艺完全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在促进产业兴旺的同时,更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与发展底气。

  此次实践,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从梅花惨案的悲壮历史中,团队读懂了历史的厚重、铭记的意义;从宫灯产业的创新发展里,团队看到了传承的力量、乡村的振兴。铭记历史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根基,传承文化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未来,大家将把实践中的所思所感化为行动,让青春力量融入乡村振兴的浪潮,让抗战精神与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持续交相辉映、绽放光彩。